· 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中小型图书馆信息网

学海拾贝 书林漫步

首页  >  名馆展示  >  阅读指导 > 

读者工作

  发布时间:2011/4/5 13:57:12 , 浏览次数:688

一、什么是读者工作?什么是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工作是指图书馆组织读者利用馆藏文献的种工作,它包括发展读者、读者研究、读者教育、读者服务、对读者进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读者服务工作,是读者工作中的核心,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文献、情报需求的各种活动。它主要包括:文献外借、文献阅览、文献检索、图书宣传、阅读指导、情报服务、咨询服务、复印服务等工作。

二、中小学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有哪些作用?其内容包括哪些?
  作用:前哨、中心作用、桥梁作用、尺度作用
  读者工作的内容范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三个部分:
  组织与研究读者(划分读者类型、研究读者的阅读规律、发展读者、组织读者队伍)
  组织服务活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馆际互借服务、阅读辅导和图书宣传、参考咨询工作)
  组织管理工作(组织借书处、阅览室、资料及其辅助和相应的读者目录;组织劳动力和利用各种设备,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对服务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探求最佳的服务方案)

三、读者工作的原则和规律是什么?
  图书馆要做好读者工作,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教育性原则,有益服务原则(指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注意保证读者“开卷有益”,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充分服务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区别服务原则(就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各类读者的不同需要)
  读者工作规律,可以表述为: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四、什么是读者研究?读者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读者研究,是指图书馆研究本馆读者类型、阅读倾向、阅读特点、阅读要求等工作,目的是了解服务对象,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促进读者服务的理论研究。
  意义:1、熟悉读者、研究读者各种各样的阅读需要,是开展读者工作的基础;2、对读者了如指掌,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变被动为主动;3、根据对读者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图书馆工作中的不足,促进图书馆各方面工作的改进和开展,充分发挥图书馆各项职能作用,使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五、中小字生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什特征是什么?图书馆针对读者特点,该如何开展服务?
  1、小学生读者的阅读特征:一、二年级的小读者,在文化知识上,均属启蒙时期,丰富的想像力和对未来的幻想,使他们对神话、童话故事书里新颖奇异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三、四年级的学生读者,开始具有辨别能力,因此对神话的爱好逐渐减弱,许多学生喜欢看一些民间故事,儿童文学读物;五、六年级的读者,除文艺读物外,他们对科学知识、自然常识等都很感兴趣
  针对小学生读者的特点:图书馆应做到:(1)对小学进行爱学习、爱科学的教育;(2)培养学习习惯,增强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广泛兴趣;(4)热情支持和发展儿童的特长爱好;(5)注意介绍生动有趣的图书。
  2、初中生的阅读需求特征表现在:阅读需求的广泛性、阅读需求的深刻性、阅读需求的选择性、阅读、需求的自觉性
  针对初中少年读者特点,图书馆应做到:(1)培养与激发少年读者的学习动机;(2)帮助初中学生读者正确对待课堂学习与课外的关系;(3)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3.高中生的阅读需求特征:逻辑性思维能力加强,体现在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理解的深入;高中学生已开始关心国内外大事,对政治方面的书籍较感兴趣,同时对修养读物、自助读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中生课外读物的范围扩大了,表现出对各种读物的广泛兴趣,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高中生善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外阅课,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文艺作品有普遍兴趣
  针对高中生读者特点,图书馆应做到:(1)正确引导高中生读者,维护青年读者的心理健康;(2)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第二课堂”的功能,为高中和、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对高中生读者的服务,应掌握以参考咨询工作为主,阅读辅导为辅的原则。

六、当前图书馆对读者服务工作有哪些要求?
  根据2003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1、图书馆应以开架借阅和半开架借阅为主。要开展好外借、阅览、宣传推荐等服务工作,并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2、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并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读书方法以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指导学生正确动用电子阅读系统。

七、什么是外借服务?外借服务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什么?
  外借服务,也称“馆外流通服务”,它是将馆藏文献在一定期限内,借给读者馆外利用的服务方式,它包括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预约外借、馆际互借等方式。
  其特点:1、方便读者;2、可以缓解图书馆阅读设施的不足;3、丰富读者的业余生活。
  局限性、1、外借书刊受到借阅范围、品种、时间的限制,如工具书、重要期刊等一般都不外借;2、有些书刊体积过大,外借很不方便,一般仅限在馆内阅览;3、价格昂贵的书刊,订购的数量有限,一般也不外借;4、由于读者身份的不同,外借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八、中小学图书馆的借书制度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借书制度,是图书馆维护图书正常流通的重要条件。必须审慎地制定,认真地遵守。中小学图书馆的借书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明确服务对象、借阅凭证;②明确借阅范围、本数、期限;③明确借还书手续;④明确借还书时间;⑤明确书刊赔偿规定。

九、什么是阅读服务?中小学阅览室服务的特点是什么?
  阅览服务,是图书馆利用一定的空间、设施、馆藏文献,组织读者在馆内阅览图书、报刊等资料的服务方式。
  中小学阅览服务与外借服务等其他的流通方式相比,有如下的特点:
  1.  有适宜读者学习、研究的良好条件。
  2.  有配备种类齐全、丰富新颖、使用价值较高的各种书刊资料,包括许多不外借的图书文献(如工具书等)优先保证室内阅读参考。
  3.  中小学师生在阅览室内一次可同时利用许多种书刊资料,不受图书馆限制。
  4.  中小学阅览室一般采取开架阅览的方式,师生在此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想看的书刊资料,能拓宽视野,充实和丰富其科学文化知识。
  5.  中小学阅览室通过书刊资料的馆内阅读,提高了馆藏书刊的利用率。
  6.  中小学图书馆员可通过阅览工作了解中小学师生的阅读需求,及时了解限服务效果,以便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7.  中小学阅览室除了满足中小学老师的对教学、教研资料的需求和学生课外学习的需要外,还比较重视阅览室书刊的娱乐功能。

十、中小学图书馆阅览服务的作是什么?阅览室的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作用:1、为中小学师生提供了方便的学习场所;2、便于读者广泛使用丰富的馆藏文献;3、便于读者选择、查阅、利用文献;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便于开展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工作。
  阅览室工作包括:1、室内阅览的管理工作;2、室内藏书调整补充和报刊的收集整理工作;3、室内阅览室的读者辅导工作;4、教师阅览室工作;5、阅览室的统计工作(到馆率、利用率、满足率等);6、注意反馈;7、阅览室规则的制定。

十一、中小学阅览室规则包括哪些内容?
  中小学阅览室制订阅览规则时,应从以下几项内容考虑:①说明读者使用阅览室的条件②讲清阅览资料的方法③向读者提出爱护书刊资料的要求和协助修补图书的义务④规定本阅览室的纪律。

十二、学生阅览室的必要条件设备是什么?
  ①根据《中小学图书馆规程》规定,按在校生一定的比例设置阅览座位;②阅览室要宽敞、明亮、光线条件好,环境舒适安静,要有一定的通风条件;③阅览室的桌椅是必不可少的;④有条件的学校还开设了视听阅览室或听力室。

十三、中小学图书馆读者工作统计的种类及统计方法是什么?
  读者工作统计包括藏书统计、读者统计和借阅统计。
  统计标准:图书以册为单位,每册图书被借阅册数,读者以每到馆办理一次借还手续为读者到馆人次。统计时间可按月(或一学期)为一阶段。
  各项统计方法为:
  1.  图书保障率=藏书总册数/读者总人数
  2.  藏书利用率=读者借阅总册数/馆藏图书总册数.100%
  3.  书刊流通率=流通书库读者借阅总册数/流通书库藏书总册数.100%
  4.  读者到馆率=到馆借阅书刊读者人数/本馆读者总人数.100%
  5.  读者阅读率=读者借阅书刊总册数/到馆借阅读者人数.100%
  6.  图书拒借率=未借到的图书总册数/读者合理借书要求的图书总册数.100%

十四、图书宣传的原则是什么?常用的宣传方式有哪些?
  图书宣传包括一般介绍和重点推荐两个层次:其基本原则是:
  1.  图书宣传工作主要是推荐优秀图书、介绍新书
  2.  图书宣传要针对性(针对读者对象、针对不同的中心活动开展宣传、针对课堂教学
  内容宣传推荐图书)
  3.  图书宣传要准确、及时、形式多样
  常用宣传方式:
  1、实物宣传(新书展览、专题展览、橱窗宣传和报刊剪辑)
  2、文字宣传(新书通报、编制书目索引、文摘和动态)
  3、群众性评价活动(报告会、讲座;图书讨论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
  4、利用视听资料、网络宣传书刊

;

首页  -  公告  -  本站指南  -  新闻中心  -  名馆展示  -  区域检索  -  下载中心  -  留言板  -   后台管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东方豪园俊豪阁 电话:0571-81956312 传真:0571-81956329

版权所有 ©1999-现在 杭州蓝博计算机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28990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