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中小型图书馆信息网

学海拾贝 书林漫步

首页  >  名馆展示  >  名馆展示 > 

海宁市许村中学

海宁市许村中学 所在地区:
馆藏册数:68635
教职工数:109
学生人数:5352
联系人:
详细地址: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南联村
学校网址: http://www.zjhnxczx.com/

图书馆介绍

学校简介
  海宁市许村中学创办于1958年,近50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1403名学生、95名教职员工。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嘉兴市卫生先进单位、海宁市文明单位、海宁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确立“全面育人、德育为先”的特色学校创建方案,重视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德育特色渐露端倪,荣获海宁市德育达标学校。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引进、培养、使用长效管理机制,广泛开展校本研训工作,教师业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近3年有5名青年教师在市级教学比武中获第一名(或一等奖),涌现了多名市级名优教师。   学校将“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校的文学社团和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和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覆盖了学生的85%以上,篮球、田径等运动队成绩跃居全市前列,机器人兴趣小组多次在省、地(市)比赛中取得佳绩。
  学校视办学质量为生命。几年来学校通过理论指导、专家指点、名师引领等途径不断探索和完善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显著攀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规范+特色是我们坚持的方向,合格+特长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许中人将认准自己前进的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
  1958年初春,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高小毕业生的升学要求,由海宁县文教局朱文彬同志提议,海宁县永福乡党委、政府积极筹建,于1958年3月25日在永福乡凌党睦创办了全省第一所民办农业中学——永福农业中学。   1959春,学校迁至永福大队尤家庙。1960年春决定将许村人民公社内其他三所农业中学(许巷农业中学、翁埠农业中学、沈士农业中学)并入永福农业中学,而且招收了第一个农高班。当年暑假,再次迁址东斜港新址(现许村镇南联村许家埭)。   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学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免费入学。学校大办校办农场,为本地农业生产提供大量良种,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浙江电影制片厂专程来校摄制了《浙江省第一所农业中学》。学校被评为县、地区、省和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单位,获得了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奖状。   1979年2月学校单独建制。校名为“海宁县许村中学”。招收许村、许巷、沈士三个公社的学生,有四个高中教学班、三个初中教学班。1983年与许村社中心初中部合并,管辖摇亭漾中学、永福初中,共二十教学班。同年秋,创办了首届职业高中班。1987年海宁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海宁市许村中学”。   1996年以来,在政府的关怀下,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250M环形跑道田径场、2132M2新教学楼、442M2风雨操场、1000M2餐厅及900M2学生公寓,现占地38亩。学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严谨治学、力求高效,为许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质量兴校”的办学宗旨,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办学声誉日隆。现有教职员工79人在校学生1100余人。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初级中学。   

1958年3月~1966年5月 海宁县永福农业中学   1966年5月~1969年9月 海宁县永福红专农业中学   1969年9月~1971年9月 海宁县许村五七农业中学   1971年9月~1979年2月 海宁县许村五七中学   1979年2月~1987年2月 海宁县许村中学   1987年2月~ 海宁市许村中学

馆藏结构

分类号 分类名称 分类书册数 馆藏书总数 分类书比例
A 马列毛思想 124 68635 0.18%
B 哲学 2489 68635 3.63%
C-K 社会科学 54250 68635 79.04%
N-X 自然科学 8376 68635 12.20%
Z 综合性图书 3396 68635 4.95%

;

首页  -  公告  -  本站指南  -  新闻中心  -  名馆展示  -  区域检索  -  下载中心  -  留言板  -   后台管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东方豪园俊豪阁 电话:0571-81956312 传真:0571-81956329

版权所有 ©1999-现在 杭州蓝博计算机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28990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