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Version

中小型图书馆信息网

学海拾贝 书林漫步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奥巴马:最爱读书的美国总统

  发布时间:2011/4/6 8:31:13 , 来源:互联网 , 浏览次数:1021

  奥巴马不经意间成为一名超级巨星。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任黑人总统;他赢得了大众对政治人物的空前关注;他的身上凝聚了人们的英雄崇拜情结;从草根到总统,他“美国梦”的传奇经历激励人心。奥巴马还有一个作家梦,他亲笔撰写了《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这段短暂的职业写作生涯,被他称为“没有损失一丝一毫尊严”的人生历程。本期读书周刊邀约该书译者王辉耀讲述奥巴马鲜为人知的读书与教育故事。

  谈教育

  母亲将《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

  奥巴马的母亲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奥巴马的母亲突破种族偏见嫁给黑人,在与奥巴马的父亲离婚后依然胸怀宽阔,为其父亲树立良好形象,并让奥巴马从小接受精英而多元化的教育。在翻译《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一书的过程中有些令我难忘的细节。奥巴马6岁的时候跟随母亲安德纳姆去印尼,由于母亲没有钱送他去国际学校,只好送他去了当地普通的印尼学校,这些学校使用当地语言教学。奥巴马的母亲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她加倍努力亲自辅导奥巴马。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她坚持在凌晨4点叫奥巴马起床,教他3个小时的英文,奥巴马再去学校接受当地教育,母亲还要去上班。奥巴马的母亲对他的期望很高,教导奥巴马从小做人要诚恳、坦率、有主见。奥巴马的自信、魄力和拉近不同人群的能力,以及面对强势女性能处之泰然的特点,无一不反映出母亲的影响。他们母子俩虽然长时间远隔重洋,但始终关系密切。

  奥巴马后来在写给自己两个女儿的信中提到母亲对他的教育:“这正是我在你们这年纪时,奶奶想要教我的功课,她把《独立宣言》开头几行念给我听,告诉我有一些男女为了争取平等挺身而出游行抗议,因为他们认为两个世纪前白纸黑字写下来的这些句子,不应只是空话。她让我了解到,美国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我们可以不断让它变得更好,而让它更好的未竟任务,就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奥巴马的母亲把《独立宣言》念给奥巴马听,从小对他进行自由、民主和美国精神的教育,并且从小给他灌输了“领导国家”的理念,她对奥巴马说:“你不能像那些只顾享乐的人一样,总是坐等着机会送上门来。”正因为懂得抓住机会,才使得奥巴马总是能在机会面前抢先一步。这种对高层次理想的培养更是极难见到,当然也就造就了非同寻常的未来总统。

  这种严格要求的教育方式也被奥巴马运用到教育自己的两个女儿上,奥巴马在给10岁的马莉娅和7岁的萨莎写的信中说,他希望她们能成为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女性,以助建造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世界。

  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注重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可以宠爱,但不应溺爱。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奥巴马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自设闹钟,自己起床穿衣服,干家务等,能锻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制力、坚韧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孩子也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劳动的习惯。

  谈读书

  书籍对奥巴马影响很大

  除了很好的家教之外,奥巴马成长的过程中书籍对他的影响很大。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这两所大学都是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图书馆是奥巴马当年花时间最多的地方,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书籍是奥巴马最好的伴侣和朋友。现在网上最流行的一张奥巴马的照片是他在哈佛读书时手捧一本书的照片。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帮助造就了奥巴马的成长与成功。

  在战后美国历届总统中,奥巴马可能是最爱读书的,而且读的书也的确很多。从他自传广博的知识和优雅流畅的语言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阅读是非常丰富的。美国媒体也认为,他是美国很长时间以来难得一见的“有文化的总统”。他在自传中提到,每次遇到问题时,他都会找来相关的书阅读,希望从书中得到些启示。奥巴马认为最感动他、影响他人生的书是《圣经》,还有莎士比亚的悲剧。不管《哈姆雷特》还是《李尔王》,每一部悲剧都那么丰富。你可以一年读一次,每年都读,年年有新意,年年都有你不曾留意的东西,书里有对人性两难境遇的洞察,非常有力。

  我在翻译他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时发现,奥巴马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文学学者李欧梵在给本书的台湾版序中说:“即使奥巴马选不上总统,他也有足够资格成为一名作家。”并称赞该书是“富于文学性的大手笔”。从回忆父亲到回忆自己的幼年经历,从因身份焦虑而堕落,回到非洲寻求来自父亲的梦想,青年奥巴马的人生围绕寻求非同寻常的种族身份而展开,并被附上了找寻梦想的内涵。这样很符合政治家自传要达到宣传自己的“政治正确”的目标。当然,奥巴马又是那么诚恳地展现了他的意图,自传结构被安排得精巧别致。其中的对话和细节如同小说般生动精彩,遣词造句也凸显了英语的晓畅优美。奥巴马善于用细腻的文字和诚恳的姿态带领读者去探究他最初的“政治缘起”。就这一点,奥巴马不做政治家也应是优秀的作家。

  谈文学

  奥巴马很另类

  奥巴马的文学修养是很高的,他还喜欢一些文学性极高一般人很少涉猎的著作。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成功后曾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通过电话。他在电话中谈了对阿根廷的了解:“大学时曾认真看过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的小说,因此非常了解。”

  奥巴马提到的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在阿根廷文坛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小说常带异国情调背景,荒诞离奇,充满幻想,构思奇特,有神秘色彩。科塔萨尔在阿根廷读完大学后便到乡村中学任教,是个大器晚成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1963年发表的《跳房子游戏》,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阿根廷媒体得知奥巴马读过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的小说,感到很兴奋:“很了解这两位作家的美国总统不多。”这两位作家在纯文学圈享有极高声誉,但因为对读者的阅读品位要求较高很少有普通读者喜欢。博尔赫斯是作家们喜欢的作家,奥巴马却是另类。

  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了解奥巴马在读什么书,就能多少猜测到他正在思考什么问题,他会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去年11月3日曾有一篇报道说,奥巴马在读《幽灵战争:中央情报局、阿富汗和本拉丹秘史》。这本书的作者是《华盛顿邮报》前总编史蒂夫科尔。当时,有人猜测奥巴马可能对抓捕本拉丹很关注,但这本书中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读完《幽灵战争》之后,奥巴马又读了杰弗里萨克斯的《共同财富》。杰弗里萨克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成名,与劳伦斯萨默斯和保罗克鲁格曼并称美国经济学界“三才俊”。近年来,萨克斯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奥巴马也许是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示,看看美国政府如何解决地球变暖和第三世界援助问题。

  《圣经》之外,奥巴马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呢?有人说就是多丽丝古德温写的《对手团队: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这本书很详细地介绍了林肯内阁的内情,有人望文生义,说奥巴马在选择内阁人选方面,效仿林肯,让白宫内布满了在政治上相互竞争的对手。奥巴马爱读有关林肯的书,是很自然的。除了本书外,还有人看到,去年11月中旬时,奥巴马拿着卡普兰的《林肯传》一书。

  奥巴马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读过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史密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他也读过新闻记者乔纳森艾尔特的《决定性瞬间:罗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胜利》。在美国,有关罗斯福总统的书数以百计,这两本书据说是诸多罗斯福传记中较好的。据说,奥巴马还读过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拉里巴特尔斯的《不平等的民主:新镀金时代的政治经济》。这本书阐述了为何民主党执政时期,美国经济会更繁荣些。奥巴马已经明确提出,他将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应对危机,振兴美国经济。在这方面,他应当是从罗斯福总统那里得到了启示。

  在外交问题领域,奥巴马阅读了美国时事周刊《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法里德扎卡里亚撰写的《后美国世界》。这本书论述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其他地区”的崛起,强调美国应该发挥以“软实力”为中心的领导力。

  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与他有一个很好的母亲、很好的家教传统和他爱好博览群书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作者系《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译者,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美欧亚国际研究中心主任)G7〇

  ■关联阅读

  在这本书中,《新闻周刊》特派记者埃文托马斯将同你一起分享这次美国总统大选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真实再现奥巴马的异军突起、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白热化竞争、麦凯恩的卷土重来、佩林的意外杀人,直至奥巴马胜出的始末。本书聚焦于奥巴马如何实现自身飞跃以及使其成为美国政坛史上耀眼新星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新技术手段……

  在这本书中,奥巴马从经济、社会、安全、环保、文化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变革美国的施政方略,完整记录了他引领美国变革的计划。同时,本书还独家收录了奥巴马从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到最终竞选成功的八篇演讲全文,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以载入史册的演讲感人肺腑、鼓舞人心。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要仔细研究一下美国式的民主的核心是什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美国政治的金字塔的最顶端,也就是美国总统谈起。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条件非常宽松,选举规则既透明也貌似很公正。但是迄今为止的44位总统中居然有两对父子、一对祖孙、一对堂兄弟。本书教你如何看懂这场已经演绎了200多年的家族政治。

;

首页  -  公告  -  本站指南  -  新闻中心  -  名馆展示  -  区域检索  -  下载中心  -  留言板  -   后台管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东方豪园俊豪阁 电话:0571-81956312 传真:0571-81956329

版权所有 ©1999-现在 杭州蓝博计算机有限公司 浙ICP备14028990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3611